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历史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为标准,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践行《太仓市实验中学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太仓市实验中学作业管理制度》《太仓市实验中学集体备课制度》,秉持新课标理念,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键品格和必备能力。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三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这就需要老师遵循循序渐进、通俗易懂的原则,以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为前提,避免僵硬的知识灌输,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用准确、生动、有趣、流畅的语言加以表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以及复习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共涉及三本教材内容。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4、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根据《太仓市实验中学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太仓市实验中学作业管理制度》,结合初三历史教学实际,对初三历史培优补差工作做如下安排:(1)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贯彻国家“双减”政策,作业尽量在课堂上完成。(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3)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丰富历史课堂内容。推动学优生能力的发展。
六、教学进度安排
初三历史校课程设置为每周3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1、第二周到第五周:基本完成九上教学
2、第六周国庆放假
3、第七周到第十周:完成九下第一单元教学并进行期中调研考试复习
4、第十一周:期中考试,做好考前指导和考后反思
5、第十二周到第十八周:基本完成九下教学,复习七上全册
6、第十九周到二十一周:完成期末调研考试范围内知识复习
7、第二十二周:期末考试,做好考前指导和考后反思
七、集体备课具体安排:
初三历史集体备课时间为每周四上午第三四节课,本学期具体安排如下。
周次 |
主题 |
主备人 |
第一周 9.1 |
制定本学期集体备课计划与具体分工安排 九上《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第7、8课)》 集体备课 |
朱秋丽 |
第二周 9.7 |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第9、10课)》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复习世界古代史 集体备课 |
刘芳 |
第三周 9.14 |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第15、16课 探寻新航路 早期殖民掠夺》 集体备课 |
彭飞 |
第四周 9.21 |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第18课 美国的独立》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设计国庆小长假练习卷 集体备课 |
钟文仙 |
第五周 9.28 |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九上综合复习 九下《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集体备课 |
褚耘 |
第六周 |
国庆放假 |
|
第七周 10.12 |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 《第3课 美国内战》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集体备课 |
刘芳 |
第八周 10.19 |
制定期中复习计划、完成期中复习调研卷设计 《九上第一、二单元复习》 《九上第三、四单元复习》 《九上第五单元复习》 集体备课 |
彭飞 |
第九周 10.26 |
完成期中复习调研卷设计 《九上第六单元复习》 《九上第七单元复习》 《九下第一单元复习》 |
钟文仙 |
第十周 11.2 |
制定临考复习策略与考前培优补差策略 等 集体备课 |
褚耘 |
第十一周 11.9 |
期中考试及考后质量分析 《第5、6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集体备课 |
朱秋丽 |
第十二周 11.16 |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集体备课 |
刘芳 |
第十三周 11.23 |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集体备课 |
彭飞 |
第十四周 11.30 |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6课 冷战》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集体备课 |
钟文仙 |
第十五周 12.7 |
《第18、19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第20课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第21、22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 集体备课 |
褚耘 |
第十六周 12.14 |
《九下第二单元复习》 《九下第三单元复习》 《九下第四单元复习》 集体备课 |
朱秋丽 |
第十七周 12.21 |
《九下第五、六单元复习》 《七上第一单元复习》 《七上第二单元复习》 集体备课 |
刘芳 |
第十八周 12.28 |
《七上第三、四单元复习》 制定期末复习计划及查漏补缺 完成期末复习默写设计 |
彭飞 |
第十九周 1.4
|
重点专题复习一 重点专题复习二 重点专题复习三 |
钟文仙 |
第二十周 1.11
|
重点专题复习四 重点专题复习五 重点专题复习六 完成复习调研卷设计 |
褚耘 |
第二十一周 1.18 |
制定临考复习策略与考前培优补差策略 等 |
朱秋丽 |
第二十二周 1.25 |
期末考试及考后质量分析
|
朱秋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