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就王成老师开课磨课研讨


《带上她的眼睛》
王成
【教学目标】
掌握浏览课文快速高效的方法
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理解人物性格
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任务一:学会自读,梳理情节
自读锦囊第一招:关注单元导语
齐读单元导入语“本单元重点学习浏览。浏览时,可以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另外,还要在阅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明确浏览要求:一目数行,提取主要信息,加深理解
活动1:初读浏览,概述情节
将课文进行分段:第一段(1-5)、第二段(6-24)、第三段(25-45)、第四段(46-47)
助读第一段,浏览速度,提取关键信息,我带着小姑娘的眼睛去度假。
第二段:我带着小姑娘的眼睛去欣赏了草原上的美丽风光。
第三段:我得知小姑娘的真实身份以及事故的原因。
第四段:我怀念这位小姑娘。
设计目的:着重培养学生浏览的能力,从浏览的速度和质量两方面入手,当堂训练,把浏览能力的培养落到文章实处。
自读锦囊第二招:聚焦阅读提示
“作者很会讲故事,尤其善于制造悬念。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活动2:圈画悬念,找寻谜底
预设:
悬念1:带上她的眼睛,眼睛为什么可以带走?
谜底1:所谓的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带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
悬念2:小姑娘的几次问而不答的沉默
谜底2:她不希望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带给“我”
悬念3:为什么她在太空还要去看月亮?
谜底3:“落日”飞船不是飞向太空而是潜入地球深处。
悬念4:为什么小姑娘说自己热?
谜底4: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设计目的:训练学生长文的筛选理解能力。
任务二:关注旁批,走进人物
自读锦囊第三招:充分利用旁批
活动3:搜索旁批中与小姑娘相关的问题,依次进行解答。
预设:
第147页:小姑娘的表现是不是有些奇怪?
通过语言描写刻画小姑娘超出常人的感知能力。
叹词的使用频率很高:啊,呀(热爱自然,渴望自由)
感叹号的使用频率高:珍爱生命
原著里刘慈欣写“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经丰富到病态的程度”,对比课文里“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你认为哪个词更准确?
第152页: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小姑娘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预设:积极乐观的性格,科学家精神,高尚的职业精神。
第148页:如何理解“我”精神上的变化?
预设:“我”的转变实际上是受小姑娘的感染,次要人物衬托她的乐观性。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从文字本身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借对比阅读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
任务三:自主创造,挖掘主旨
自读锦囊第四招:主动学写批注
活动4:对地航飞行的想象,涉及了一些科学知识,令人感到真实,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作用?请你对这则批注进行续写。
预设:突出环境的恶劣,从而体现小姑娘的孤独无依。
活动5:根据评价量表,给小姑娘的生存状态进行打分。
预设:环境、空间、人文
|
0分 |
1分 |
2分 |
3分 |
4分 |
5分 |
环境 |
|
|
|
|
|
|
空间 |
|
|
|
|
|
|
人文 |
|
|
|
|
|
|
环境:周围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闷热封闭,液态铁镍挤在周围。
人文:无人相伴,航行组中的另外两名地航员不久相继去世。中微子传感设备的沟通两个月前就中断,能量耗尽,无法和外界取得任何交流。
空间:10立方米,飞船已下沉到6300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获救希望丝毫不存在。
总评:环境、人文、空间上都恶劣无比,空间带给小姑娘的是无尽的孤独,在未来的50-80年内,这种孤独会进一步延续。生存时空几为零分,甚至向负分迈步。
活动6:小文同学对标题进行了一段批注,她写到“标题相关的情节上只涉及一二部分,以它作为全文标题,一定另有深意。”
词语填空:带上她的眼睛,就是带上她的( )。
活动7:读完结尾,相信你感触颇深,请在旁边为结尾写下一个批注。
【课堂总结】
复习今天所学的自读课文三大招:学习单元导语、关注阅读提示、寻找批注助读
作业布置:任选目录中一篇带*的自读课文,用课堂上学到的三种方法进行阅读,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阅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