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润心”行动实施方案为指导,落实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本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坚持育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主要工作目标
(一)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三)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四)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辅导。
(五)重视心理辅导室的常规建设。
三、具体做法: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师一个人的事,是所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学校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心理健康课。我校有2名专职心理教师,在初一级部开设心理健康课,两周1节心理课。初二、初三级部,本学期由驻校社工主备心理班会课,班主任教师在班内开展心理主题班会课。
2.学科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寻找心理健康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3.心理辅导室。在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中,选择老师参与心理辅导室值班,周一至周五中午12点-13点正常开放,接待学生的个辅。下午13点-16点30分,驻校社工在辅导室值班,接受学生的预约登记工作。辅导室的值班老师要遵守相关制度。
4.心理技能培训。做好心理委员的培训工作,依托心理名师工作室开展多个专题培训。 对专兼职教师进行常态化的专业培训,正常开展“心树洞”辅导工作。
5.指导家庭教育。利用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家长面询等多种途径,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
6.开展社团活动。在初一、初二级部开展心理社团活动。
四、具体工作安排:
2月
1. 开学第一课心理班会
2. 重点关注学生新学期再次排摸、分级管理
3. 学校心理教研组新学期第一次会议
4. 心理委员培训
5. 新学期心理工作计划
3月
1. 心理教研组活动
2. 心理技能培训
3. 承办太仓市心理评优课活动
4. 重点关注学生近期情况交流
5. 开展博雅心家话活动
6. 心理社团活动
4月
1.学生生命教育相关活动
2.心理委员培训
3.心理教研组活动
4.博雅心家话活动
5.重大节点学生专题辅导
6.心理游戏团辅活动
7.心理剧创作活动
5月
1.重点个案追踪阶段反馈
2.博雅心家话活动
3.心理月系列活动
4.心理委员培训
5.心理教研组活动
6.陪伴中考系列活动
6月
1. 整理本学期台账资料,归档
2. 学期总结
3. 假期心理指导微推
4. 心理教研组期末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