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太仓市实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进素质教育,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及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以务实创新的态度,高效稳步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方位渗透到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本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育心为先的原则,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运用心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在学校的全程教育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软实力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提升心理教师专业能力
目前我校拥有心理专职1名,兼职心理教师12名,国家二级咨询师资质2名。但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心理咨询和辅导能力亟需提升。
(1)通过邀请专家到校针对班主任、心理教师、学科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危机干预等专题培训提升能力。
(2)通过学校内部组织心理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方式提升心理教师教学能力。
(3)通过参加线上+线下的培训,日常自学等方式提升心理老师心理辅导能力。
2.进一步完善心理辅导室的设施设备 提高辅导室的使用率
本学期,学校启用新的咨询热线电话,专兼职心理教师排班轮流接听手机热线;对新启用的心理团辅室进行后期布置;充分利用好“心语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和心理老师进行沟通,一般的问题由心理辅导老师转交班主任回复,特殊的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个别辅导。
3.开启“班级心理委员模式” 探索班级本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开学初,启动“班级心理委员模式”。在并对全校心理委员进行定期培训,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
四、开设心理社团课
我校除了正常开设心理课以外,还开设心理社团课。以校本《心涯成长》读本为依托,做好计划、备好课,认真开展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接纳他人、能用乐观自信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困难。
五、开展常规辅导工作
1. 心理老师了解班级学生心理状况,做好个别辅导。辅导情况记录专门的心理辅导记录本上。学校专门的心理辅导室每天按时开放,做好来访学生的接待、辅导以及心理辅导记录和个案分析。
2.小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对于问题类似,情况相通的大量个案,可分批在心理辅导室集中进行辅导,开展团辅活动。
3.为每个学生做好心理档案,对学生进行摸查并做好记录。有特异情况的及时和家长沟通,建立红橙黄档案,并报相关部门。
4.班主任随时关注学生心理,时常了解学生动态,排查学生之间的矛盾。了解学生家庭状况,重点关注单亲家庭儿童、留守儿童及特殊情况儿童,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上应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关注。
六、做好心理健康宣传工作
1.以“点”带“面”利用学校的宣传阵地。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LED、黑板报等阵地建设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利用班级微信群、QQ群、学校微信公众号及时向学生家长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做到家校合一,促进学生成长。
2.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利用学校升旗仪式、大型集会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利用班会课开展主题班会教育,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如开学时的心理调适、青春期教育、防校园欺凌以及重要节点对学生心理进行疏导等。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本学期我有心理健康节活动,以活动营造全员心育的心理健康氛围,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如心理手抄报(绘画)评比、心灵故事征集、心理剧的创作与表演、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以及各种心理拓展活动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向善、向真、向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4.针对特殊群体学生(如:心理异常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通过开展团辅活动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七、家庭教育指导
加强对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心理疏导方法的指导和提高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利用家长会、微信公众平台、给家长的一封信、班级家长群进行家庭教育指导,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为学生送温暖等方式,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亲子沟通方式,增进亲子关系,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保驾护航。
八、做好筛查工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1.做好一学期一次心理健康筛查工作,按要求对心理测评危机问题学生建立档案,做好保密工作。
2.做好特异体质等学生的摸排工作,建立特异体质学生台账,并制定一对一帮扶政策,对特殊学生进行谈话、个别辅导、团体辅导等方式进行关心关爱。
3.对主动要求帮助和关心的学生要做好心理个案记录。心理辅导老师应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在空余时间主动关心学生,经常性的找学生聊天,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变化。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各项调查,危机事件预警和上报工作。
九、建立学校危机干预系统
为防止学生意外事件事件发生,学校组建危机干预梯队——第一梯队:学校行政领导;第二梯队:年级组领导和班主任;第三梯队: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小组。从危机发生前的预防和准备、危机发生后的心理危机处理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评估三方面着手进行学校心理危机干预。
本着“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理念,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全心投入,重视中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每月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9月:
1、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明确本学期工作思路。
2、正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工作,上好心理健康教育开学第一课。
3、举行家长会、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提升教师心育能力,指导家长家庭教育方法。
4、给初一新生建立心理档案,为全校学生进行一次量表排摸和班主任访谈,对高危学生进行新建、调整档案。
5、做好期开学前心理调适指南、新初一心理适应指南、家庭教育指导微推。
6、组建心理委员新队伍并开展相关培训。
7、心理电影赏析活动——友谊与爱
8、正常开展心理社团活动
9、心理健康教育校级专题会议
10月:
1、心理节启动仪式
2、做好问题学生访谈工作。
3、心理委员常态培训
4、心理电影赏析活动——积极品质培养
5、心理体验活动:曼陀罗绘画表达性艺术体验
6、心理室外拓展活动
7、正常开展心理社团活动
8、心理健康教育校级专题会议
9、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微推
11月:
1、心理小报制作并展示
2、心理老师联合班主任进行家访活动
3、重要节点心态调节指导
4、重点学生阶段性访谈
5、心理电影赏析活动——生命教育
6、心理体验活动:心理微具创作、制作微视频展播
7、心理委员常态培训
8、学生心理专题讲座
9、心理体验活动:快乐涂鸦、游园会
10、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微推
12月-1月
1、心理绘本故事赏析:你很特别
2、心理节相关活动、资料整理归档
3、心理委员会议
4、心理体验活动:心理主题游戏、我的焦虑小怪兽
5、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微推
6、心理健康教育学期工作总结。
7、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汇总整理。
8、心理健康教育校级专题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