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实验中学2024-2025第一学期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
在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的直接领导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一步明晰课改的目标和方向,创新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做实学科研训的质量和效果,努力提升学校体育教学的服务、引领、指导等基础性功能。
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课程建设:以课标为统领,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
继续组织《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的学习和实践,进一步提高一线教师课改的学习力、执行力和实践力。牵住“等待、观望、守候”的牛鼻子,通过“行动、问题、反思”的过程式研修,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有机连接,结合区域学科现状,面对一线教师,把课标细化落实到具体的课堂之中,定期组织不同主题的学习研讨活动。
(1)重视顶层设计。
重视“备课”的环节,加强教研组、备课组集体教研活动的日常督查和指导。开展《学校体育新课标实施方案》、《全年级体育学科教学计划》、《教师课时教学计划(教案)》的专项检查评比活动,提升学校体育学科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深入开展“大单元、结构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整理推广市、校级“大单元”课题攻关小组研究成果。形成相对完整、准确的三大球、田径、体操、武术、绳毽、健康教育等项目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2)服务校本研修。基于校长办学思路、基于学校体育特色、基于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结合学科“半日研修”活动,创新“集团化”研训体制,把体育学科教学与体育文化拓展、与体育品牌建设、与学校文化打造相融合,发挥体育特有的育人功能。
(3)注重学科融合。跨学科主题学习既是亮点,又是当前教改的重点。结合“校外体育、劳动教育、红色故事”等案例,以点带面,,丰富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创新学科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拓宽学科育人途径。
二、学科教学:以质量为核心,提高学科教学水平。
着力课堂实践。课堂永远是教改实践的主阵地,针对新课标“大单元设计、结构化教学”等主体特征,通过具体的教学行动,真正把“课标写进教案、走进课堂”;让“价值引领、问题设计、任务驱动、评价导向”成为教师课堂教学思考的主方向;让“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教学成为教师日常教学的新模式。认真组织好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努力提升每次教研活动的质量。做实“六认真”常规工作,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常规。
整合课堂模式。深入新课标、新课改、新课堂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加强江苏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学指南》的深度研读,厘清新课改下“好体育课”的基本特征。
推进课外体育。认真学习“双减”背景下的各级各类教育文件、法规,结合大课间、课后辅导等小主题、小情境、小片断,发挥体育学练要求低、上手容易的特点,满足师生对体育的需求,提升并不断发展师生的体育日常能力和行为。以大课间活动为抓手,提高“30分钟体育小课”的实效性。开展“课外一小时”体育教学训练的主题式研究,丰富、活泼师生课外体育生活,针对“校内1小时、校外1小时”的课程要求,让学生的体育“能、动、会、趣”相结合。积极开展“课外体育作业”的研究和指导,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水平学生的身心特点,以“体能周周练”、“家庭体育亲子游戏”、“健康知识我知道”等菜单式课外体育学练单的形式,指导帮助学生养成科学、合理的终身体育习惯。
三、师生素养:以发展为目的,保障师生身心健康成长。
加强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日常培训,开展教学研究。教师走多远,才能把学生带多远。教而研则优,在持续、深入地实践研究和学习新课标的过程,让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中真实可行、可见并有所得,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动力动能。
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课改为中心、以“结构化教学”为主题,积极组织论文撰写的主题式培训,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水平和写作能力。
三、【主要活动】
月份 |
内 容 |
9 |
1、传达市、校教研组长会议精神 2、校各运动队负责人安排及正常开展训练比赛工作。 3、大单元教学阶段性探讨。 4、组织参加太仓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
10 |
1、大单元教学计划阶段性探讨。 2、校田径运动会筹办。 3、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开始。 4、校男女篮球队组建、训练、比赛工作。 |
11 |
1、继续做好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2、“校长杯”初一足球、初二篮球规程制定和研讨,比赛安排。 3、教研组阶段教学总结、反思。 4、青年教师汇报课安排。 5、组织参加市绳毽赛 |
12 |
1、大单元教学实施阶段性探讨。 2、教研组组教师结合课题研究“同课异构”教学诊断。 3、组织校冬季运动会比赛。 4、继续做好日常教学工作。 |
1 |
1、期末工作总结。 2、教学案例分析系列学习和实践。 3、半日研修活动总结。 4、大单元教学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