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①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 STEAM教育的推行源自于美国政府所提出的一项教育倡议,目标是加强对美国青少年关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以及数学的领域知识教育,全方位培养美国“未来式青少年”。在STEAM教育的号召下,结合其内涵的教育方式开始源源不断地显现出来。从美国总统奥巴马身先士卒加入了学写程序,编写代码到机器人技术、3D打印技术机等科技类领域知识引入了美国课堂帮助孩子们学习数学、科学等学识。STEAM教育发展潜力可谓是日益壮大。同样在英国,机器人教育首次被引进中小学课堂。这也意味着不仅只有美国,整个世界对于STEAM教育的关注程度之高成为了时下趋势。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实用主义的单元教学,提出了单元教学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程序为“设置问题情境、确定问题与课题、拟定解决课题的方案 、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他的学生克伯屈在此基础上开创“设计教学法”。主张“学习大单元”——取消分科教学和教材,不设置固定的课程内容,学习单元的安排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要依据。这引起了世界教育界的轰动,他被称为“设计教学法之父”。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新教育运动的领军人物、比利时教育家德克乐利,在布鲁塞尔的学校中推行以“整体化”和“兴趣中心”为原则的“德克乐利教学法”。1931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莫里逊提出了“五步单元教学法”即“探索——提示——自学——系统化——复述”,让学生在几天或一周时间内学习教材上某个专题或解决一个问题。“五步单元教学法”理论对现在的单元教学仍然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 近年来,对于单元教学的研究逐渐具体化,从大教育角度逐渐进入学科范围,在数学学科范围内,阿德尔卡里姆(Abdelkarim R),阿布亚达(Abuiyada R)两位学者(2016)提出单元教学方式的实施对于学生数学成绩具有较大的影响。两位学者将32名大学数学与科学系的学生分为两组,除实验变量外其他一切条件都做相同的控制,最终实验数据表明:实验组使用单元教学方法的学生数学成绩相较于对照组使用常规数学教学方法的学生成绩较高,推动了单元教学在数学学科教学的发展。 ②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五四运动后,单元教学传入我国,并发轫于梁启超(1922)所倡议的“分组比较”教学法,他首次提出“不能篇篇文章地讲,须一组组地讲”的教学观点,强调教科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育部(1923)颁发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单元型教材诞生,典型代表是1932年-1935年,夏丐尊、叶圣陶编著的《国文百八课》,正式形成了以单元教学为手段的授课方式。杜威来华访问后,加速了实用主义的单元教学理论在我国的传播。该理论首先推动了我国教科书编写的单元化。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提出:大单元是融合了目标、内容、教学与评价的“课程细胞”。 2015年9月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提出STEAM教育,将STEAM教育科目列入教学、考试体系,把“软任务”升级“硬指标”,成为必修课,同步辅助应试教育的K12+教育新赛道诞生。与此同时,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正在向纵深推进,旨在通过改革来重建课程文化、知识体系和教学模式,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步伐。 2022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在课程理念中指出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注重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适当考虑跨学科主题学习;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促进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 (2)本课题与之区别与联系 ①本课题以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为出发点,突出STEAM教育理念下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大单元、设计大单元,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学科融合创新。 ②本课题以“大单元”为研究载体,数学融合编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与能力,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