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下备课组计划
一、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已具备一定历史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但个体差异明显。部分学生对历史兴趣浓厚,能主动探究;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本学期教学中,需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整体学习水平。
二、教学目标
1. 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提高阅读、分析和归纳历史资料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历史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使其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历史比较法、因果分析法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多元的、相互影响的,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态度,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的意识。
三、教学措施
1.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情境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历史纪录片、图片、动画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制作思维导图、总结归纳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开展历史课外活动,如历史知识竞赛、历史手抄报制作、历史故事演讲等,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四、备课组活动
1. 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2. 每月组织一次公开课,由备课组教师轮流授课,课后进行评课,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交流教学心得,分享教学资源,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五、教学评价
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参与度等,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终结性评价:通过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方式,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总结教学经验教训,调整教学策略。
六、学生辅导
1. 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其弥补知识漏洞,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性学习资料,鼓励其参加历史竞赛等活动,培养其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集体备课具体安排:
初三历史集体备课时间为每周四上午第三四节课,本学期具体安排如下。
周次 |
主题 |
主备人 |
第一周 |
制定学期集体备课计划与安排 |
张海燕 |
第二周 |
张海燕老师公开课一轮复习七下第二单元学案 |
张海燕 |
第三周 |
七下第三单元学案 |
刘芳 |
第四周 |
八上专题一学案 |
朱筱梵 |
第五周 |
八上专题二学案 |
朱秋丽 |
第六周 |
八上专题三学案 |
钟文仙 |
第七周 |
八上专题四学案 |
张海燕 |
第八周 |
八下第一单元学案 |
朱秋丽 |
第九周 |
八下第二单元学案 |
钟文仙 |
第十周 |
八下第三单元学案 |
张心怡 |
第十一周 |
八下第四单元学案 |
刘芳 |
第十二周 |
八下第五、六单元学案 |
张海燕 |
第十三周 |
综合复习试卷3份 |
刘芳 |
第十四周 |
太仓市模考质量分析 |
朱筱梵 |
第十五周 |
完成二轮专题复习设计1 |
朱秋丽 |
第十六周 |
完成二轮专题复习设计2 |
张心怡 |
第十七周 |
完成二轮专题复习设计3 |
刘芳 |
第十八周 |
完成二轮专题复习设计4 |
钟文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