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实验中学2024-2025第二学期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

作者: 时间:2025-02-27 点击数:

一、指导思想

在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的直接领导下,本学期体育与健康的学科研训,要依照课程新标准,认真做好教研、考研、科研、培研、赛研的常规工作,重点关注两个主题(新课标下的有效教学、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引领教师成长“三条线(标准线、补给线、分数线)”,托起学科教学“四个面(全方面、基本面真实面撑门面)”,找准体育课堂“五个点(净一点、禁一点紧一点、近一点劲一点)”。

二、主要工作

一、重点关注两个主题

1.新课标方向明确,内容丰富,指导性强。如何反复思考并不断实践新课标下的有效教学,这是新课标落地的关键。重点在“大单元的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思考“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在“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实践中思考“体育先姓‘体’再姓‘育’”;在“加强体能练习”的实践中思考“多样性、组合性、趣味性、时尚性体能课课练”;在“‘学、练、赛’一体化”的实践中思考“学以致用、学以能用、学以会用”。

2.当一名体育教师容易,但当一名合格并不断追求优秀的体育教师很难。年轻体育教师在经历“速成班、快餐盒”的履职后,普遍存在“功底不厚、营养不全”的问题。基于区域体育教师队伍特点,如何促进青年教师快速、高效成长,在培植事业心、强化责任心、提高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方面突破瓶颈,是体育发展之根、是体育教学之本、是体育质量之源。积极开展“AI+体育”、“数智体育”等信息化手段的运用研究,促进师生教学方式的创新;结合“每天两个一小时”,开展“课间十分钟小放松”等主题性活动,发挥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外活动、体育业余训练、学校体育竞赛的整体性功能。

二、引领教师成长“三条线”

1.标准线---从合格到优秀再到卓越,要学会制订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职业标准线。新课标要求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大学科核心素养为学习目标,体育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这三方面的基本素养,即:保持良好的体育竞技状态保持健康科学的生活工作和体育习惯保持对良好意志品德、乐观心态和健全人格的不懈追求。

2.补给线---养成终身学习的必备品质,是当代教师能教下去的基本条件。面对新时代的体育教学,新的知识迭代更新,新的体能练习方法、新兴时尚体育内容层出不穷,体育教师会的学生都会,学生会的体育老师都不会,唯有不断学习,才能真正站稳体育课堂。

3.分数线---质量永远是教育的追求,没有质量,谈何教育,体育比赛结果不重要,但重要的还是结果。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体育学科的也有实在在的分数线,就是学生体质要越来越强,学生的运动技能、技术水平要越来越高,反映在量化指标上,即:国家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和运动队训练竞技水平。

三、托起学科教学“四个面”

1.全方面:学校体育首先是教育,体育学科要有大局意识,要从内卷走向低耗。在课程开发上,要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做好传承和积淀;在社团活动中,基于学校的特色构建,在校长的创新指导下,做强体育品牌;在活动策划时,要基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让应时的风景随机发生。

2.基本面:健康安全永远是第一目标没有安全,谈何健康!再精彩的体育活动,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论主体责任和客体责任,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都是一次极大的伤害。体育学科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从活动现场的各个环节仔细排查各类安全隐患,从技术层面上真正实行“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3.真实面:巧设体育学练情景与情境。情景是单一的片断,而情境是多个真实情景的串接新课标要求通过系统学练,让学生完整掌握1-2项目专业运动技能,意即:让不同的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真实的体育主要是竞赛,没有竞赛,体育就会失去原味,体育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懂体育比赛、能参加体育竞赛、具备赢得比赛的能力

4.撑门面:坚信教学、训练两手硬。课标、课程、课堂是学校体育学科的支持系统,含制度化、系统化、过程化管理,但要现实地看到,体育竞赛的确能给学校带来今天的荣誉,体育竞赛是校与校之间的比较,是门面的竞争,体育学科既要有规定套路,也要有自选动作,更要能特长亮相。

五、找准体育课堂“五个点”

1.净一点:课堂环境要做到场面整洁安全有序简便易行、赏心悦目

2.禁一点:课堂管理要做到纪律严明、令行禁止、行动果断、组织有序

3.紧一点:课堂组织要做到结构紧凑、过渡自然、多讲多练、充分参与

4.近一点:课堂目标要做到贴近课标、基于学情、源于情境、矢于实战

5.劲一点:课堂氛围要做到气氛活跃、身心愉悦、敢于拼搏、大胆创新

太仓市实验中学  地址:太仓市城厢镇县府东街38号
电话:53565070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