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期的工作又将悄然而过,本学期以来,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教研工作的要求与目标,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已完成的一系列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团队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教师队伍
1.切实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积极带领组内教师提升师德师风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增强团队意识,更好的服务教学。
2.继续开展了《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学习活动,更加深入的领会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3.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习型校园文化。主要以探讨有效的备课、大单元课题学习为主题,带头进行各项教研活动的研讨及进行青年教师的上课指导和听评课活动,使教研活动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二、加强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
1.本学期以来,教研组加强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使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等各个环节都符合学校教学常规要求,积极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要求各教师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把安排到的课上足、上好。
3.认真做好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质量分析,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深刻吸取教训。
4.开展教学常规检查,更好的督促教师的教学。每学期初、期末对教师教案、听课记录、学生作业情况等进行定期检查。教师们都能按要求备足备好课,青年教师大都能写好详案,对作业的布置和批改都能严格按要求进行。
5.互相听课,取长补短。每学期规定教师每人听课10节以上,并及时评课写好听课反思或随感,以积极的评价与交流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立足校本,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
1.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新课程的教学规律,充分挖掘内部优势,继续开展好校本课程建设。
2.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三个年级,以备课组为单位,倡导分内容、分章节、分头备课,力求备精品课;倡导利用网络资源寻找资料,以达到资源共享之目的。目前,各备课组都积累了一定的教学资料,有的是老师们自己拟定的,有的是多方搜集的,不但本年级使用,还传给下一年级使用,做到资源共享。集体备课结合了各类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形成了教的合力,提高了数学教研组整体教学教研水平。
3.结合教师岗位培训,配合素养提升活动的工作,开展了同读一本书活动,开展《深度学习视角下初中数学微专题设计的实践研究》、《指向学科关键能力的初中数学单元化学习策略的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对个别差生,能悉心辅导,耐心讲解,及时补漏。
4.数学教研组组内成员以对大单元教学的认识和初中数学微专题教学的实践研究为目标,2023年1月——6月,在《初中数学教与学》、《中学数学月刊》、《中学数学》共发表省级论文3篇;开展苏州市级课题:《深度学习视角下初中数学微专题设计的实践研究》、《指向学科关键能力的初中数学单元化学习策略的研究》的研究,并结合教学实践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数学学科关键能力。
四、做好常规检查,强化教学管理
1.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与检查,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教研组本学期共开校公开课8节,执教者认真备课、上课、反思,听课教师认真听课,集体评议,相互研讨,共同促进,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在鼓励教师们创造性工作的同时,不放松对教学常规的指导和监督。本学期,教研组配合教务处共进行2次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内容包括是否写教案,是否写教学反思和教后记,作业批改是否及时,认真等方面,检查结果令人满意。
2.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教研力量。努力探索课堂的备课效率,注重群策群力,弘扬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智慧。本学期谈敏洁、王琪琪、户佳页、王叶青、鲍文碐、严志慧、陈漱石、朱鸣等老师分别上了公开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结合新一轮教师岗位培训,配合素养提升活动的工作,开展了同读一本书活动。开展每日一题学习,延时辅导认真准备,对优生能及时引导,指向能力;对个别差生,能悉心辅导,耐心讲解,及时补漏。
五、今后工作设想
1.进行教学总结与交流。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教研活动,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学习,推广优秀教学经验。
2.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措施,及时进行整改。
3.时刻关注课堂教学状态和教师教学质量状态,及时传递教学信息,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积极适应今后教研工作的要求,我们拟在新的学年里再接再厉,积极创新,努力把教研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