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实验中学
体育与健康汇报课
课题: 足球脚内侧传接球
教师: 浦异
时间: 2023.4.13
地点: 足球场
足球传接球球衔接2过1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注重学生对足球基本技术的掌握与实践应用。教师尝试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愉快、团结的学练氛围中激发对足球的强烈兴趣,感受练习、比赛的快乐,并从中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协作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材分析:
足球运动趣味性强,集体性强、竞争性强,所以锻炼效果明显,是学生特别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我选择“脚内侧传接球”为本课内容,利用传接球技术延伸到2过1 中去,要让学生明确在比赛中面对防守队员如何使用,何时使用,把握传接球的技术动作和时机。能够去结合训练运用到比赛中去。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授课对象是初一年级,他们活泼好动,对足球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对足球的基本技术技能的掌握上存在差异,只是单纯的学技术,他们的兴趣不够,通过比赛游戏来深入技术,强化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引导,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最终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提高对脚内侧传球技术动作要领。明确对传位球和传球跑动概念在2过1比赛中的运用方法。
2、通过练习让90%的学生提高传停球技术同时强大学生对传球跑动传位球概念的理解,明确传接球的时机。
3、通过练习体验成功带来的收获,提高学生足球意识和传接球信心。
五、教学方法:
本次课中教师主要采用示范讲解法、引导激励法、个别辅导法等,学生主要采用模仿学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游戏比赛法等。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传停球技术和传位、传跑思想,难点:观察防守把握传球时机
八、负荷预计:
练习密度:45%左右;平均心率:130~140/分钟。
九、场地与器材:
足球:24个;标志盘若干;30*30m足球场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学习内容 |
足球:传接球衔接2过1+核心素质练习 |
学习目标 |
1、通过练习提高对脚内侧传球技术动作要领。明确对传位球和传球跑动概念在2过1比赛中的运用方法。 2、通过练习让90%的学生提高传停球技术同时强大学生对传球跑动传位球概念的理解,明确传接球的时机。 3、通过练习体验成功带来的收获,提高学生足球意识和传接球信心。
|
重点 |
传停球技术和传位、传跑思想 |
难点 |
观察防守把握传球时机 |
过程 |
学习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组织与教法 |
运动负荷 |
次数 |
时间 |
强度 |
|
一.课堂导入 1.师生问好 2.宣布课的内容
二.准备活动 1.行进间热身准备活动 慢跑加速、 侧身跑、 交叉步跑、 高踢腿、 传球跑
|
1. 检查常规并安排见习生活动。 2. 问好、宣布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1. 教师指导个各小组完成热身。 2.教师和学生共同慢跑热身,完成各关节活动。
|
1.体委检查人数并汇报出勤情况。 2.明确本课内容、目标与要求 3.认真听教师的讲解、理解教师的要求。
1.按照要求,小组共同完成慢跑热身和各行进间活动。
|
组织(一):
要求:集合迅速、注意力集中
|
1*1
|
2’
4’
|
中
|
过程 |
学习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组织与教法 |
运动负荷 |
次数 |
时间 |
强度 |
基本部分
|
一、专项技术学习: 1. 直线传跑球练习
2. 45°传位跑动练习
二、技能学习
连续行进间传位跑动练习
三、场景与比赛: 1. 2V1 场景下进行对抗 学习
2.真实强度下2过1比赛衔接射门
四、素质练习 仰卧传球接力 |
讲解并示范传停球技术要领并正确的传球跑动路线 提出要求正确的动作、队形
1.教师示范规范、标准,讲解精炼,指出重点、难点。
2、巡回指导,并对错误动作及时作出纠正 3、组织优秀生示范。 4、依据球速,位置判断是否需要停接球。
提出要求:何时传球?对传位球的时机判断能力。
提高防守强度两人运用传球完成过人射门
1.示范讲解 2.提出要求:感受发力部位,动作充分到位。 |
认真听讲后自我思考 到各个场地集合 按照要求完成练习
1. 明确各个场地位置和技术要求
2.大胆尝试不怕失误
3.对传球积极主动认真
4.认真听清规则任务,以高要求严格完成技术动作
5.没听清不理解的积极向老师组长提问
1.学生听方法和规则,准备练习 2.认真练习,在练习中思考,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技战术能力。
1.明确动作要求,严格要求自身 2.同学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
分八个小组,进行传接球跑动练习
四分小组
分四个小组 进行2V1 通过传球配合过人练习并且射门 保持一定的强度防守下进行 传球配合突破
分成八个小组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1*3
1*2
4-6
4-6
1-2 |
4’
3’
4’
5’
5’
5’ |
中
中
大
大
大
大 |
过程 |
学习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组织与教法 |
运动负荷 |
次数 |
时间 |
强度 |
结束部分 |
一、防松与拉伸 二、总结与评价 三、师生再见 四、回收器材 |
1. 讲解示范 2. 教师评价,学生评价 3.组织学生回收器材
|
1. 与老师一起进行防松、保持心情愉悦 2. 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说说对方技术的好坏 3. 一起回收器材 |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3’ |
小 |
场地与器材 |
足球22个、标志盘若干、足球场地一块 |
预 计 效 果 |
|
练习密度 |
课
后
小
结 |
|
40%-45% |
平均心率 |
140 |
强度指数 |
1.6 |
教科研组活动记录
组名 |
体育组 |
活动时间 |
2023.4.13 |
活动地点 |
体育办 |
活动级别 |
校级 |
主持人 |
毛献国 |
主讲人 |
毛献国 |
参加人员 |
全体体育教师 |
活动主题 |
脚内侧传接球接2过1 |
具 体 过 程 |
活动过程:组内交流 毛献国:1、各个环节过度自然,学习目标的指向清晰,教师端正的教态和学生的积极投入程度都让人为之一振,球操的设计是本课的亮点,结合足球充分进行了身体各部分各关节的拉伸和柔韧练习,特别是对腰部的热身部分很有新意。 陆炜:本课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培养足球兴趣,发展快乐足球,推广校园足球”。课堂上以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为基础,同时根据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与不同的技能,分层教学发展潜能。在教学的组织上教师努力做到“激发兴趣、精讲多练”,充分强调“将课堂还给学生”,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做到教学层次清楚,动作讲解简洁易懂,组织张弛有度,强度密度适中,给学生留有自主练习的时间和空间。 谭雪芳:本课所选择的学习内容是脚内侧踢球,在众多足球技术中最容易学会,也是最常用的踢球方法。但学生之间,特别是男女生之间差异较大,本课主要掌握脚内侧踢球的运动技能,在活动设计上,根据学生差异要求有所不同,满足不同需求,共同发展。 何静:3、体育老师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便会主动去理解体育技术的环节,这是高效课堂的一个体现。本课以脚内侧传球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球操和快速跑练习作为辅助练习手段,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脚内侧传接球技术的同时也发展快速有氧跑能力。 陈玲:4、本节课课堂气氛轻松愉悦,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明显,先以球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以圆形作为课堂组织队形进行传接球练习,充分利用了球场的宽度进行教学,学生有充分的自主练习和发挥空间,教师没有大范围的集中学习,而是积极走动点拨、纠正指导,大大增加了学生练习的时间,在最后的体能发展部分,教师利用接力跑帮助学生发展快速有氧能力。
|
活 动 反 思 |
1、教师在语言讲解上没有做到精讲; 2、教师讲解时队伍的调动不及时也就是队伍站得比较散,教师的讲解显得很费力; 3、在游戏时,学生不遵守游戏规则时,教师没有及时指出或及时纠正。 本次课,大部分同学都掌握了脚内侧踢球的技术,并能应用于实际之中,效果很好。本次课既锻炼了跑的能力,又通过游戏比赛培养了同学们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