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标强化了育人目标,依靠数学内在的力量实现育人目标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从学科文化和生长课堂研究的基本状况及相关研究领域整理和分析了我国近年来涉及学科文化和生长课堂研究的文献,并对文献研究的热点和主要内容作了述评。
关键词:学科文化;生长课堂;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对于学科育人的研究越发重视,近年来也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今后,依靠学科文化这一数学内在力量,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实践初中数学生长课堂,实现育人的目标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大趋势,这样的课堂教育改革仍会继续深入开展。
一、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
1.学科文化的研究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学者们对于学科文化内涵的界定主要包括三种不同视角,即组织管理的视角,文化的视角以及学科建设的视角。以托尼·比彻(2015)为代表的学者从组织管理的视角出发,认为每个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组织和“部落”,学科文化则是该组织的特质和基本要素。有学者基于文化视角,从文化的内涵及构成要素推演出学科文化的内涵,将学科文化当作大学文化的亚文化。以薛瑞丰(2001)、李余生(1998)为代表的学者从学科建设的视角出发,认为学科文化是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建设与培养而逐渐形成的。当前关于学科文化构成要素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一是由托尼·比彻提出学科文化的知识维度包括硬/软,纯/应用,社会学层面的学科文化维度包括都市型/田园型、趋同型/趋异性。二是以蒋洪池(2007)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认为学科文化的基质为学者、知识和学科,这三者是构成学科文化的三个基本要素。三是在二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将其具体分为学科思维与语言、学科研究与教学行为习惯,将其分为学科语言符号、学科观念形态以及学科环境。在有关学科文化的功能研究方面,目前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功能视角,一是从学科的本质特征出发,将学科文化的功能分为导向教化、激励约束、凝聚维系、辐射传播等功能。二是从学科文化的不同作用对象出发,认为学科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学科文化对学科中人的影响即化人功能。学者肖楠(2011)着重对学科文化的育人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将其具体分为学科文化对学者理想人格、引导价值取向、培养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来着重强调学科文化的育人功能。
综上所述,大多数文献不管基于何种视角,均是对学科文化功能与影响的总体性理论描述,对于不同的学科文化对身处于其中的人、事等产生的具体影响展开详细研究的不多。
2.数学文化的研究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学者怀尔德首次提出“数学文化”一词,他把数学视为是一种文化,数学教育应该是数学文化的教育。20 世纪 70 年代初,一些学者将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探讨了在实践教学中渗透文化的价值和可能性。保罗·安德鲁斯(Paul Andrews)指出了数学课程中文化的特殊性及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考察了影响数学教育的文化课程模式。在另一篇文章《数学、Pisa调查和文化概要》中,他主张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教育,强调让学生在更广泛的文化环境中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克劳蒂亚·札斯拉夫·斯基(Claudia Zaslavsky)系统地讨论了非洲的数学文化,包括计数的发展历史、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字游戏、数学图形等,这是多元文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突破。迪茨和姬尔(Dietz,夏洛克·Jil1)在他们的文章《在数学程序探究中创造文化》中,以几节数学课为例,解释了学生的数学研究应该贯穿整个课堂,这为世界各国思考文化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中国,孙小礼教授首先开始研究数学文化,认为数学属于一种文化,它具有文化的特点。1991 年,齐民友认为数学是文化的重要部分,有其独特的性质和独特的探索精神,并在《数学与文化》一文中阐述了这一观点。2000 年,郑毓信和王宪昌也选择了研究这一领域,他们选择从哲学的角度探讨数学共同体产生的化学反应,并阐述数学文化的宏观价值。2013 年,张奠宙和王善平共同撰写了《数学文化教程》,不仅涉及中小学数学知识,并涉及工程设计的一些数学公式,还提供了一些与数学和社会科学有关的材料。2014 年,顾沛认为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步实施,数学文化课程逐渐走上数学教学的舞台,成为数学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数学课程的发展与数学文化有关,这得到了许多学者和教学研究人员的支持和重视。2020 年,余庆纯和汪晓勤在《数学史教学的数学文化内涵》中利用德尔菲法和文本分析法进行定性研究,并提出框架进行实证研究。
综上所述,从国外相关专著和学术论文中可以深刻了解到,国外学者非常重视数学文化融入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将理论研究带入真实课堂,借助学生反馈信息进行发展和优化,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成果有所不同,但都反映出各国对数学文化融入课堂的高度重视。国内许多学者和教师关注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上,从精神层面和教育层面肯定了数学文化的价值。虽然有些研究是基于教学实践,但数量较少,需要大量的教学实践加以补充和完善。
3.生长课堂的研究
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长”的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推动了中国的教育改革。杜威教育思想影响了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引发并推动了轰轰烈烈的平民教育运动。20世纪前半期郭秉文、胡适、陶行知、蒋梦麟等在研究践行杜威教育思想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杜威教育学派。由于国家体制的不同,杜威教育即生长的这一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没能长久地坚持下去。同一时期,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再创造”的数学教育理论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数学教育改革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他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数学发展的历程应在个人身上重现,但不是机械的重复。
在中国知网的文献全部分类中,以“生长课堂”为主题,检索到189937篇文献;其中在数学教学研究领域中,搜索到50897篇文献。分析文献资料发现,“生长课堂”教学主要是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自然生长出来的一种教学思想与实践行为。2010年江苏省特级教师卜以楼提出“生长数学”的教学主张,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挖掘数学本身的生长要素,二是用数学生长的魅力感悟学生自己生命成长的真谛。生长数学坚持“学生学习有生长力的数学,学生快乐;教师教有生长力的数学,教师幸福”的愿景,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教师教得更有意义。
分析文献资料发现,“生长课堂”教学主要是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自然生长出来的一种教学思想与实践行为。前面已有学者对“生长课堂”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丰硕教学成果,但生长课堂的对策研究以及生长课堂科学评价较少呈现。
4.初中数学生长课堂与数学文化的研究
在中国知网的文献中,以“初中数学生长课堂与数学文化”为主题研究较少,初中数学生长课堂与数学文化相结合目前很少有相关的研究。
二、学科文化引领的初中数学生长课堂的理论研究
1. 科学人道主义理论
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是当今西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平克认为,过去两百多年里推进并实现了社会进步的思想动力,是来自18世纪和19世纪的那些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的进步理念,而人类的未来要继续这个进步只能依靠并进一步倡导、深化和落实这些启蒙运动的进步理念。这些理念的重点就是:理性、科学和人道主义。科学人道主义理论起源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人本主义教育是指以人为本的教育,它把促进人的发展和完善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科学人道主义理论强调以科学主义为基础(即以科学与技术的训练为基础),以人道主义为价值取向(即教育要人文化、人道化),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本课题充分利用数学内在的力量实现育人的目标,通过收集和开发数学知识体系和数学思想方法蕴藏的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数学文化,更深层次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科学文化素养,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整体认知结构的发展,更有力地开阔学生自我超越的精神空间。
2.思维科学的相似原理
钱学森曾对相似论作过如此评价:关于形象思维,文艺理论家谈得很多,也有不少引人入胜的见解。张光鉴同志对形象思维作了有意义的探索,他归纳了大量的人的创造过程,提出“相似”的观点。相似原理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同一性,是普遍性原理,也是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情境教学法要在教学过程中收入或创设许多生动的场景,也就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感知对象,使学生大脑中的相似块(知识单元)增加,有助于学生灵感的产生,也培养了学生相似性思维的能力。
本课题通过创设合理的、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发现、分析、解决过程,体会数学的整体性、逻辑的连贯性、思维的一致性、方法的普适性、思维的系统性,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3. 生长数学理论
卜以楼教授提出“生长数学”教学主张,其价值取向就是基于旧知识生长新
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关注知识的生长、生命的生长、智慧的生长、境界的生长。生长数学注重挖掘数学问题解决的价值,把解决数学问题分解成四个思维阶段。即:干什么?怎么干?干干看?有何收获?这一思维方式即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解决问题的终生方式。
本课题借助数学学科文化,通过数学实验、大单元教学、项目化学习的实施途径,整体构建生长课堂,实现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激发——生成——提升的培育生长过程,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太仓市实验中学 江美红
202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