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技术

作者:谢林根 时间:2025-06-16 点击数:

一、教学过程的亮点
分层教学有效:针对基础差异,设置不同距离的传接球练习(5米/10米),学生参与度提高。
游戏化设计:“传球接力赛”激发兴趣,但需注意规则讲解的清晰度(部分学生因规则误解争执)。
即时反馈:通过录制学生动作视频回放分析,直观纠正错误(如触球部位偏前)。
二、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问题1:动作细节掌握不牢
表现:部分学生支撑脚未对准目标方向,传球准确性差。
改进:增加“无球模仿练习”,强化肌肉记忆;
用标志物明确支撑脚位置(如贴地箭头贴纸)。
问题2:课堂纪律波动
表现:自由练习时,部分学生注意力分散(如踢球闲聊)。
改进:采用“任务卡”制度(每组完成指定次数传球方可自由练习);
安排小组长监督。
问题3:安全风险
表现:捡球时未观察周围,易发生碰撞。
改进:强调“静止捡球”原则;划定安全区,安排专人负责捡球
三、学生个体差异处理
体能较弱学生:降低练习强度(如缩短距离),增加鼓励性评价。
协调性差学生:课后布置“对墙练习”任务,并录制视频反馈。
四.教学工具与资源的优化
器材不足:足球数量有限(10球/40人),影响练习密度。
解决:分组轮换使用,搭配其他辅助练习(如无球摆腿)。
场地限制:
雨天需转移至体育馆,需提前设计备用教案(如缩小版传接球游戏)。
五、总结
本节课基本达成技能传授目标,但需在动作标准化和课堂管理上加强。后续教学将:
增加分解动作练习(如固定球传球);
融入更多实战情境(如“2v1传球突破”),提升应用能力;
建立长效评价机制(如“传球精准度周排行榜”)。



 

太仓市实验中学  地址:太仓市城厢镇县府东街38号
电话:53565070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