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地理备课组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围绕地理课程标准,认真落实各项教学任务,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宝贵经验。以下是对本学期备课组工作的详细总结。
一、教学常规工作扎实推进
精心备课:坚持每周集体备课,备课组成员共同研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进度。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大家各抒己见,分享教学思路与案例,形成了兼具个性化与共性化的高质量教案。例如,在《世界的气候》的备课中,通过收集不同地区气候特点的视频资料,结合图表分析,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课堂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教学、情境教学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地形图的判读》教学中,创设野外考察的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与特点,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与思维能力。
作业批改与辅导: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作业,注重基础性与拓展性相结合。认真批改作业,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反馈与辅导。利用课余时间,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二、教研活动成效显著
积极参与学校教研活动: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本学期,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 “信息化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培训,掌握了如教学软件、在线地图等信息化工具,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与趣味性。
开展组内公开课与评课活动:每位教师都精心准备公开课,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与风格。课后,备课组成员进行深入评课,从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方法运用、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提出建议与改进措施。例如,组内青年教师在校内公开课中,通过评课发现教学中对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引导不足,后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了教学效果。本学期,组内多位老师开设校内公开课。例如,9月29日,浦晓丹老师在初一(4)班开设《地球的运动(自转)》公开课;12月12日,姚佳恒老师在初一(12)班开设《人口与人种》公开课;12月16日,秦可心老师在初一(17)班开设《多样的文化》公开课;12月20日,杨宇鹏老师在初二(6)班开设《农业(第二课时)》公开课。
开设市级公开课或评优课,获得好评,并获奖。例如,10月12日,浦晓丹老师在陆渡中学举办的“太仓市初中地理教研活动”中,开设了题为《地球的运动》公开课,受到同行一致好评。12月31日,杨宇鹏老师在“太仓市初中教师‘立足课程标准 聚焦课堂改革’优质课展评活动”中,开设《农业》这一课程,荣获一等奖。
三、教学成果与学生发展
学生成绩提升: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地理知识与技能得到有效提升。在太仓市学业水平阳光测评中,地理学科平均分、优秀率等指标均有进步。
学科活动丰富多样:为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组织学生参加苏州市中小学生天文知识竞赛、地理小报制作等活动。在天文知识竞赛中,学生们积极准备,展现了扎实的知识功底;地理手抄报制作活动,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与创新能力,营造了良好的学科氛围。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动力不足;教学中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还需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改进措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分层教学计划,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五、未来展望
展望下学期,备课组将继续对照新课程标准,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我们相信,在全体备课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地理教学工作一定能取得更优异的成绩。